搜索
首页 > 天府教育 > 正文
孙红梅:读《爱心与教育》之培优辅差

来源:    综合作者:     2024-03-20 12:47:53    浏览量:


孙红梅绵阳九中 ) 


       我们一般认为后进生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教育,因为他们不仅学习差,往往思想意识学习习惯都有问题,比如万同。但如果是优生,往往因为他学业能力的优秀,而被我们捧杀。

        知道教育有反复,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谈话,一两次关心就解决问题。不对学生丧失信心,而我们往往通过几次教育不奏效后,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对学生丧失信心。

       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让学生自我教育。比如因为安超转学开过两次班会,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让安超自我反省,让学生帮助安超。抓住教育契机,其实是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我教育,让教育不动声色,润无细无声,但我们的教育往往太严肃太正式让学生本能地反感拒绝。

       李老师是一个热情的人,非常重感情,因为工作热情,对学生热情,常常感动学生和家长,因为重感情,常常被纯真的学生感动,这种双向奔赴让教育开出绚烂之花,结出累累硕果,桃李满天下。由于师生都珍视这份感情,于是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友谊地久天长,让教育充满幸福。

       我觉得后进生的转化甚至比培优更重要,转化一个后进生,社会多一个好公民,单位多一名好员工,小区多一名好邻居,家庭中多一个好父母,善莫大焉。

       李老师能客观地看待优生,认识到优生的脆弱思想上的给优生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机会,尽力地培养他们。让他们将来成为栋梁之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在我们往往忽视优生的教育,因为他们成绩好,就一好遮百丑,掩盖了他们的问题。忽视了对他们思想上的教育,殊不知厚德载物,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等这些人身居高位,却因为德不厚,无法驾驭自己的家庭,财富,地位。结果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让自己的人生输得一塌糊涂。甚至贪污,受贿,弑母,杀子……万劫不复。

       因为看不到他们的脆弱,得抑郁症的,自尽自残的常常是名校的学霸。因为对他们没有更高的要求,即便高分,也因为没有更高的理想,当他们考上了大学,便以为实现了人生的全部,高分低能,平平庸庸,并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高学历躺平啃老,并不是什么新闻。

       李老师培养学生没有功利思想,而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看重品德教育。他的学生,无论杰出抑或平凡,在他都一视同仁,同样喜爱。人品其比分数更重要,一个能力有大小,但人品靠得住,即便人生磨难重重,历经千帆,也不会太差。

       家庭教育很重要,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问题父母问题家庭造成的,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做好了,学校教育就不会那么费力,社会会更加美好。

       所以,一个人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校自然要好好学习,离开学校依然需要学习,百年树人,学做人,学做事,一个社会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