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4月11日,富顺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我为三线建设做贡献”主题讨论会。大家忆峥嵘岁月、展美好未来。富顺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唐毅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县知联会会长项松涛介绍了三线建设的起因及战略意义。据悉:三线建设中的“三线”划分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战备需求对全国地理区域的战略分级。四川省是核心战略后方,属三线地区。划分的目的旨在通过梯度防御布局,将核心工业与国防设施向三线转移,以应对战争风险,同时推动中西部工业化。晨光化工研究院作为当时的国家重点项目,北京化工研究院专家组,亲自来四川选址,最后选在了富顺县境内的邓关公社一带。项目1965年开工建设到1967年的全面生产,来自全国24家科研院所和工厂,沈阳、长春、锦州、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重庆等地的专业化工人才及全国大学院校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就达600多人,他们是晨光化工研究院优秀的知识分子,是全厂4500名职工的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与会县知联会晨光组会员吕涛、蒲闯、马彬、石陈、郭立伟、林文琳、郑兵兵等先后发言,畅谈感想。他们当中,有一直坚守初心、为晨光化工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老化工人,有跟随父辈接续奋斗的“晨二代”,有立志化工行业脚踏实地工作的科技人才,他们立足岗位、敬业担当,在各自领域做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获得了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受到了组织的表彰和同事的赞誉。谈到下步的打算,大家表示,将继续发扬“三线建设”精神,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牢记使命、奋勇前行,为科技发展贡献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力量。
富顺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杜宗凯参加座谈会,他对晨光的党外知识分子不忘初心、开疆扩土,为祖国化工事业付出的心血表示赞许,希望他们继续投身新“三线建设”,为富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陈学萍/文图)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