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3月5日,荣州大地不间断的春雨,让翱翔的小鸟展翅难飞,让勤劳的蜜蜂望花叹息。但这天,荣县乐德镇红土地上,大型旋耕机在耕地,大型播种机在种玉米,机械化育秧机在演示水稻育种,勤劳的村民在冒雨播种高粱,还有身披雨衣手持雨伞脚踏泥泞在雨中观摩“取经”的21个镇街农技员、种粮大户“观摩团”。这里,是荣县2025年农业生产“誓师”现场会现场,县委副书记宋加斌参加。
荣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端牢粮饭碗,建好天府粮仓,荣县把2025年的粮食总产奋斗目标提到了45.5万吨。怎样实现目标?在“誓师”现场会上,记者获悉了实现目标的四个“核心密码”。
确保播面是关键。要增产,确保播种面积是关键。耕地哪里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税红霞介绍了两个途径,一是力争腾退低效园地等1000亩以上;二是整治撂荒挖潜力,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县已复耕复种3275亩。
两项措施,让全县的播种面积在去年106.7万亩的基础上,增长了4275亩,确保了今年播种面积107.1万亩的落实。
推良种必优先。现场获悉,荣县争取了“2025年省粮油作物重大品种推广行动”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390万元就用于采购水稻、玉米优良品种共6万公斤,可以满足9万亩水稻玉米示范地播种;390万元购种支持2万多种粮农户,这在荣县史无前例。
截至目前,27个水稻、6个玉米省推“两杂”优良种子821.3吨,已经相继配足到位;农用化肥5.81万吨、农药192吨、农膜630吨也实现“同频共振”。
“农保姆”服务到田间。税红霞介绍,以粮为先保饭碗,粮经复合种植增效益。怎样实现粮经“共生共存”,科技是关键。农业农村局党组在党员农技专家中,组建了220多人的“巾帼科技特派团、粮油科技特派团、农帮帮科技特派团”等三支专家团队,已经从年前就开始传经送宝到田间,目前已经举办水稻、玉米、高粱育种培训50多场次。
“请大家听清楚哈,水稻旱育秧具有五省二增的优点,即省工、省水、省地、省膜、省种;二增是指增产、增效;旱育秧的五个关键技术是品种选择、苗床地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苗床管理……”,在乐德镇回龙殿村水稻、高粱旱育秧现场,荣县农业农村局“巾帼科技特派团”团长邓榆千冒雨向全县分管农业的镇街领导及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现场传经送宝。
树典立标建“百县千片”。2025年,荣县将在双石、观山、长山等9个镇建设“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打造千亩高产展示片15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4个,培育粮油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2个,示范带动全县粮食平均亩产提高4公斤以上,力争在全省粮油千亩高产、百亩超高产、规模经营主体高产“三大竞赛”上榜1个以上,带动并实现全县水稻37.8万亩、玉米24.35万亩、高粱1.1万亩大春农作物生产提档升级、高产高效。
种粮大户刘忠平作种地经验交流说:“我流转了近1800亩地,探索了一地 ‘三种三收’模式,即甜糯玉米套种早大豆、玉米套种辣椒、玉米套种南瓜等,一亩地实现5000至6000元的平均收益。”。
县委副书记宋加斌在大春生产现场会上,就围绕实现45.5万吨粮食生产目标怎样打好春耕“第一仗”,分别从“提高站位保持清醒、夯基固本强化赋能、紧盯关键精准发力”三个方面七项举措作出强调。
当日的春耕生产现场会,21个镇街分管领导、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5个镇种粮大户代表、2个农机专合社负责人等50多人参加。与会人员现场参观水稻机育秧、机播玉米、高粱集中育秧、豆玉豆套种模式、麦菜玉豆套种模式、无人机演示小麦“一喷三防”后,部署了今年的大春生产。
为了确保全县45.5万吨粮食总产奋斗目标任务的实现,双石镇、乐德镇、新桥镇等6个粮食生产重点镇在会上立下“军令状”。(记者 蒋兵)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