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天府信息快讯 蜀ICP备2021005531号
2025年3月14日上午,长宁县老科协在长宁县鲤鱼湾桥头青年广场组织了一场独具特色的“科技之春科普健康行”活动。活动春雨如丝,广场上依然人头攒动,吸引了周边300余名农民朋友及社区居民参与。老科协全体委员提前到场布置,设置咨询台3个,悬挂宣传横幅5条,摆放科普展板26块,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普及氛围。县老科协会长宋亮清强调活动旨在将先进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老科协“三农”专委会联合长宁县自然免耕所,组织5名资深科研人员组成宣讲团,围绕“土地免耕技术”、“科学种植管理”、“春耕生产要点”三大主题展开讲解。科研人员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分析和现场演示,详细阐述了免耕技术对土壤保护、节水增效及减少劳动力投入的优势,并针对水稻、竹荪、柑橘、枇杷、油茶等县域特色产业,提供了病虫害防治、施肥配比及品种改良的具体方案。活动期间,专家们还手把手演示农民操作免耕机械,解答种植难题50余项,发放《科学种植手册》《土壤改良技术指南》等资料120余份,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侯光炯学术遗产。活动特别设立“侯光炯教授专题展区”,通过图文展板、视频短片及老科技工作者口述历史等形式,系统介绍侯光炯教授创立的“水稻自然免耕法”及其对西南农业的深远影响。展板详细呈现了侯教授“土壤肥力生物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他在长宁县试验田的实践成果。现场播放的纪录片《土壤守护者》引发热烈反响,多位农民表示:“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这么多学问,侯教授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力量。”老科协会员罗帮建作为侯教授的学生,现场分享了导师扎根基层、潜心研究的感人事迹,激励年轻一代传承科学家精神。
活动成效显著,助力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活动是长宁县老科协落实四川省“科技之春”行动的重要实践,为县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据悉,县自然免耕所在活动中和活动后,接到农民技术咨询电话40余个,咨询量同比增长20%;数个农村合作社主动联系专家,计划引入创新免耕技术试点。县科协、县社科联领导在调研时高度评价活动成效,要求相关部门总结推广经验。下一步,老科协将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科技下乡月”系列活动,深入乡村举办技术培训,并依托新媒体平台开设线上交流,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铜鼓镇的老科协农民代表李华感慨:“这些技术就像及时雨,让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了!”(陈学彬/文图)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