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犍为县老科协开展科技培训助力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4-05 11:22:43    浏览量:

       今年进入3月以来,乐山市犍为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整合犍为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资源,以“美丽乐山·银龄行动”科技品牌创建为重点,抓住有利天气,组织协会专家、县老年志愿者中队及科分队专家,深入镇村对特色农产品犍为“麻柳姜”、药食同源产品姜黄、茶叶采摘、茉莉花栽种等,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镇村的支持下开展科技培训、指导工作,助力犍为县特色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脱贫工作打好“收官战”贡献力量。三月份以来开展各类培训4期次,培训农村各类人员65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

  一、抓姜黄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犍为县2024年创建成“中国姜黄之乡”以来,犍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姜黄“药食同源”产业发展,以“姜(姜黄)—粮(玉米)—油(大豆、油菜)”带状轮作模式积极推进姜—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犍为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围绕姜黄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姜黄采挖、种植、产地趁鲜加工科技培训、指导。3月1日,协会对在大兴镇黄荊村示范区测产,“犍为姜黄”平均亩产1770公斤,郁金170公斤。今年3月初姜黄价每公斤2.6元,郁金16元公斤。间套玉米亩产340公斤,每公斤2.0元计。示范区姜黄亩综合产值8002元。面上调查测产3个镇6个点,平均亩产值6540元,示范区综合产值高于大面积18.27%。说明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是提高单产和效益的关键措施,值得大面积生产应用。


协会专家在孝姑镇、大兴镇现场培训姜黄优质高效种植集成技术体系


采挖的姜黄与郁金、产地趁鲜加工烘制中的郁金与姜黄产品

       二、犍为“麻柳姜”抗病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指导

  犍为“麻柳姜”是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主要技术是“稻—姜轮作,深沟高厢,土壤熏蒸杀菌,‘蜂窝式’打深窝种植,亩打窝8500个左右,地膜覆盖栽培,病虫害综防”等集成技术体系。全县常年种植3万亩左右,占全县生姜种植面积60%,正常年景可获亩产3.5~5吨,亩产值可达2.50万元~4.00万元左右,麻柳姜的生产己成为姜农增收的主要来源。该集成技术体系已辐射到省内眉山市,成都市的双流、大邑、崇州,绵阳市安州区、南充市嘉陵区等地应用,深受姜农喜爱。


协会专家在田间指导犍为“麻柳姜”种植技术及丰收后的“麻柳姜”。

  三、茶叶采摘、茶园管理指导

  犍为县有茶园面积26万余亩。已建成“国际花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今年开春以来,全县部分茶叶品种如“峨眉问春”等开始春茶采摘,后因雨多睛少,光照不足,气温不稳定等,对春茶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芽虫等虫害有所发生。目前春茶全面开采,协会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基地指导春茶采摘、茶园管理,受到业主好评。


省、市、县专家指导新品种“天府五号”、中茶302茶园管理


省、市、县专家指导新品种“天府五号”茶园管理、中茶302春茶采摘等


长势良好的中茶302“浙川银龄行动”示范茶园

       四、茉莉花科技培训与栽种指导

  犍为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已建成“中国茉莉之乡”,属全国第二大茉莉茉花基。犍为茉莉花主要含芳樟醇、水扬酸甲酯、吲哚、乙酸等27种香气成分,香型独特。通过茶与花的窨、提、炒加工技术工艺对香气的吸附,形成了“犍为茉莉花茶”的“清香淡雅、香味幽长”,“鲜灵鲜爽”、“熟香甜香”等特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发展优质、高效茉莉花种植,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穗条直插,精量大窝直插(窝插7-11枝)”速丰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协会汇同县农业主管部门,在茉莉花示范基地,开展了茉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犍为县老科协)


协会、农业农村局专家在茉莉花基地镇村培训技术,指导苿莉花栽种、田管。


  • 天府信息快讯LOGO

    欢迎访问天府信息快讯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